汕头学校大全汕头初中大全澄海南翔中学

澄海南翔中学

  • 地址:广东省澄陆厝围秀夫路
  • 电话:0754-5873766
  • 邮编:515000
  • 网站:
点击查看“澄海南翔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基本内容

  南翔中学创办于1995年9月(前身是澄海县澄城第一初级中学),校址位于澄海凤翔陆厝围秀夫路。2003年被区评为区一级学校。随着教育形势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条件日趋完善,目前学校学生二千多人。南翔中学自2003年被评为区一级学校以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上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遵循“以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围绕“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创新为重,体艺为特,质量为本”的办学目标,以“爱国、爱校、务实、创新”为校训,在一系列的争先创优活动中,师生们做到“内强师生素质,外树学校形象”,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和改革,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出一条以创新为起点,以质量求生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依法治校、和谐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策略。以创建和谐平安校园为载体,加快学校规范化进程,学校校风良好,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步上新的台阶,促使学校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协调、稳步地发展。学校良好的校风校貌和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学校先后被授予汕头市、澄海区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区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区课程改革先进单位、汕头市贯彻《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区劳动竞赛先进单位,2001年学校“学雷锋小组”获潮汕星河奖品德三等奖、2004年“爱心社”获潮汕星河奖品德三等奖、2005年、2006年学校团总支分别被评为“汕头市五四红旗团总支”、“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标兵”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语文教研组被授予“汕头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等等。在区质量评估中多年来都获优秀单位和列区前列。
  一、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办学质量。
  1、不断完善充实教学设备:学校配备教学电脑室2个,教师专用电脑室1个,还配套有电教平台、语音室、物理、化学仪器室和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科技劳作室、体育室、图书室。学生人均书12册以上,二机一幕100%进入教室运用于教学中。学校还有篮球场2个,200m环形跑道。生物园不断更新并供教学教研之用。服务于文化建设的橱窗、固定标语,也更新质量,更上档次。
  2、绿化、美化校园,浓化文化氛围。绿化、美化、净化校园,花草树木有专人专管,还与本地的花农配合,及时更换花木、修剪、喷药件件都落实。卫生评比检查常抓不懈,为创办绿色学校、卫生城市增添秀色。
  二、坚持依法治教,促进规范化建设。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办好一所学校,教师是关键,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每学期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义教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校园伤害事故处理意见》和时事政治等,大大地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教书育人的意识。领导班子同时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廉洁奉公。
  2、注重提高德育实效,全面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体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初中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初中教育水平和质量。近几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坚持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以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以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教育等为德育的热点,现已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活动、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阵地的教育格局,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良好校风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三、营造竞争氛围,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它的核心部分应该是“以人为本”,学校坚持把各个环节的工作都统一在学生这个本上,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在学生中开展经常性“争创文明班”“争当文明生”活动。在活动中,开展班风六项常规检查评比,做到:日日有检查,周周有评比,月月有总结,学期末有总结和表彰。班风的经常性检查评比,促使学校的教学秩序安定,校风良好。几年来,学校还开展创建“和谐班级”的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非正常流失率控制在0.2%以内。
  2、重视德育科研,培优转差效果好。定期召开德育领导小组会议,交流信息,新老教师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把转化后进生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德育处举办“德育教育跟踪提高班”,取得良好效果。三年来,培养优秀学生干部500多人,优秀团干235人,转化后进生200多人。同时,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专题教育和科研活动,加强课题《和谐就是美》的探索研究工作,初一级教育专题:学会自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初二级: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初三级:爱心和孝心献给谁。另外,要求科研小组重点研究:1、“诚信、友善、守法”,创建和谐校园。2、新时期教育转化后进生方法的探索。3、把思想政治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方法探索。
  3、构建立体德育教育网络。聘请法制副校长,与驻澄空军部队、汕头白沙良种研究所、司法所、治安科和坝头中学共建精神文明单位。每学期,各年级都分别举行家长会议;各班主任积极电访、家访,约家长到校座谈,有时邀请社区干部协助教育学生,学校的主体教育网络在教育学生中发挥了作用。同时,学校还利用作为澄海区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的基地和市区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起着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
  4、积极开展校性主题活动和主题班会。主要内容有:演讲、演唱、舞蹈、书法、美术、队列广播操等比赛,还广泛开展安全、禁毒、健康、法制、社会公德等教育;2005年3月,学校组织初一、初二学生到汕头石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驻澄空军部队开展实践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三年来有18位学生被评为汕头市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有42位学生评为澄海区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生。评为校级三好生1425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480人,优秀团员180人。
  5、扶孤助困,奉献爱心,雷锋精神得到发扬光大。目前,学校现有学雷锋小组个数共25个,每周学雷锋小组都轮流坚持到孤寡老人、社区进行有意义的活动。三年来,学校爱心社共积累金额六万八千多元,先后拨款35600多元,慰问135位病困学生和帮助特困生交书杂费,用去23000多元慰问敬老院老人、救助校外病困人员等。受到学生家长和群众的赞扬。
  6、努力创设优良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每周一坚持升国旗仪式,每学期组织学生看一次有意义电影,指导学生阅读书刊、报纸,唱有教育意义歌曲。同时,设置读报栏、教育之窗、知识之窗、校讯、班讯、宣传栏、大标语、展览室,使学校环境美化、绿化和净化。为每一位学生成长创设优美环境。
  7、致力缔造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和谐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每学期学校都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对教师的民意测评等形式进行交流,唯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8、开拓团建工作新局面。团总支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团建工作以“素质立团,以才兴团,创新强团”为根本出发点,深入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为团员学生搭建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使共青团组织成为“创新者的乐园”,开启学生参与创新的冲劲,激发创新热情,挖掘创新潜能,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学校作为区、市“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禁毒示范基地”、“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团总支对学校起到龙头表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多年来,举办了“校园拒绝邪教小品”表演比赛;以各支部为单位开展“反邪教”讨论会;与区看守所在校园联合举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大会;举办了“拒绝六合彩、交通安全”即席美术书法比赛、签名活动、“艺术插花”比赛等;举行了常规的演唱比赛、演讲比赛、广播操比赛、舞蹈比赛等;开展了“和谐支部”、“诚信支部”和“文明支部”的创建和比赛活动;组织团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炮台公园)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组织团员到白沙蔬菜良种研究所、区消防队、汕头农业科技园等进行综合实践活动。2004年5?4青年节前夕在澄海文化大厦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大型文艺演出,该台节目在澄海电视台播放,深受群众好评和高度赞扬,丰富了节日生活,同时也培养、锻炼、展示了团员的组织能力和艺术素质。积极参加各级各项竞赛和活动,如街道的团知识竞赛、凤翔街道庆祝国庆55周年大型演出、“乡村青年文化节”、区团委“三有一好”团干的演讲比赛、“千名团员游澄海”活动、“送法下乡”文艺演出、少年军校活动等。
  9、教师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学校现有教职工13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86人,学历(专科以上)达标率为97.9%。学校在教师中开展“立师风、讲奉献”的“创先争优”活动,倡导“敬业、奉献、钻研、协作、创新”精神。三年来,教师共撰写德育论文198篇;有3人评为汕头市先进个人;12人评为街道先进个人;2005年2月,学校被评为澄海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德育科研论文有3篇获汕头市二等奖,6篇获澄海区三等奖。
  四、构建校本培训新体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开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形式,也是新课程健康推进的需要。我校作为区课程改革监测点学校,几年来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校本研究和培训”制度。使到教师逐步养成读书学习和反思的习惯,增强教研意识,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初步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努力构建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研究网络,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驾驭学科教学能力,确保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巩固、深化、发展。
  2、以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提高。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偏多实际,近几年,学校举行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暨比赛活动:活动内容分为学科教学基本功和一般教学基本功。具体为:普通话、硬笔书法、备课、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批改作业、考试评价、辅导等。参加人数122名,其中18名教师脱颖而出;四人代表澄海参加汕头基本功比赛并获佳绩。同时,通过跟踪检查、量化评估尚未达标的教师的常规业务,浓化学校教研氛围,为输送参加区基本功比赛教师提供交流、提高的平台,更好在课程改革中探索出校本培训的新路子,使校本培训真正做到:“源于学校”、“在于学校”、“利于学校”。
  五、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成绩显著。
  1、拓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开办的兴趣小组有:文学社、舞蹈、美术、科技制作、篮球、田径、声乐等。学生在完成规定的课业之余,根据自己兴趣特长,参加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又发展了他们的个性特长。对优化班风、校风的建设起着积极作用,有利于树立学校良好形象。连年来,我校开展的课余兴趣活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
  2、体育、卫生、艺术工作硕果累累。几学年,我校在参加市、区局创优活动中成绩突出,2005年4月被评为区体卫工作优秀学校;2006年1月被汕头市评为《汕头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4月被评为汕头市贯彻《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参加区学生田径运动会、美术、书法比赛近几年都获得好成绩;陈纯老师获区音乐说课比赛一等奖、汕头市音乐说课比赛二等奖;许少歆、邹琼桦、陈岱兰三位老师获区艺术教育优秀教师称号,等等。
  六、深化课程改革,分层教学办出特色,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自从2002年9月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作为区监测点学校,树立“质量是发展的保证”的思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加强教学管理,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子,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发展,为区课改工作发挥龙头作用。
  1、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严格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实施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积极稳妥有效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三年来,教师撰写教学经验论文300多篇,其中获广东省二、三等奖共13篇、获汕头市二等奖12篇、三等奖18篇,获澄海区二等奖31篇,三等奖25篇,优秀奖12篇。
  2、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全面提高”的办学思路,效果显著。首先,抓好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活动、教学基本功的达标训练和教学科研活动,各教研组教研活跃,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计划,效果好。其次,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同进步”活动,使到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和学得下去。早读、午写、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生中互帮互学的风气较浓。连年来,学生的非正常流失率都控制在0.2%以内。学生毕业(含结业)率达98%以上,中考报考率95%以上,优秀率达28.6%。学生人均总分超区平均分且列区前列,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扎实提高。
  3、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走科研促教之路。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开展课改试验活动。
  七、健全学校职能部门,提高管理效益。
  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机构配置齐全,年级组长、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学校的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勤抓勤管,开拓进取,正在积极地带领师生们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学校党支部和学校行政的领导下,师生们同心同德、齐抓共管,努力把我校的教育和教学质量推上新台阶。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2004年度被评为区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工会、共青团、保卫、财务等机构,互相配合,做到内强师生素质,外树学校形象,共创学校美好未来,受到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在近三年中考中,我校中考成绩列区前茅,被汕头金山中学录取共12人,澄海中学198人,区重附点中学录取共656人。
  加快规范化建设步伐 ,创建和谐校园,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是我校办学工作中一项永恒主题,随着教育形势发展,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循着“以发展科研来提高教师,以提高教师来优化学生,以优化学生来发展学校”的办学思路,针对学校发展碰到的诸多困难,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加强管理,依法治教,全体师生要面向新形势,更换新观念,开拓新思路,开创新局面。面向学校实际,对照条件,明确目标,查找差距,落实整改,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内部管理,群策群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努力创办面上示范初中,致力打造和谐校园。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